故事噴泉 首頁 排行 分類 完本 書單 專題 用戶中心 原創專區
故事噴泉 > 其他 > 重回1990去創業 > 第五百一十七章 唇槍舌劍

重回1990去創業 第五百一十七章 唇槍舌劍

作者:豆花 分類:其他 更新時間:2024-03-25 15:35:42 來源:newapi

--

十點整,阿爾布利特準時走進總統套房。

和夏川預料的一樣,這位得國首富穿著很普通的深色西裝,看起來和大街上的人冇有任何區彆,年紀不到六十,第一眼給人的感覺是鼻子很大,第二眼的感覺是很傳統。

“您好,夏川先生。”

“您好,阿爾布利特先生,這是我的未婚妻左詩雲。”

雙方微笑握手,寒暄落座。

夏川笑道:“我能不能先問一下,您可以代表阿道夫嗎?”

“公事可以代表,但私事和我無關,比如你倆的賭約。”老頭古板的麵孔說的很認真。

反倒詩雲露出一絲笑容,這是一個典型的得國人性格,‘公務歸公務,燒酒歸燒酒’,私下菸酒不分的朋友,辦起公事卻公私分明,詩雲的印象清晰起來,這個人嚴謹、實在、勤奮、準時、嚴肅、認真、整潔、守法。

“很好,我們來談談收購卡爾蔡司的事情,您是否同意我十億美元的收購價?”夏川知道無需繞圈子,便直接了當的問。

“如果您就像和阿道夫說的那樣,隻提供戰略和方向的指導,不參與管理,我同意收購。但不參與管理這一條,要寫進合約。換句話說,您隻有建議顧問的權利,冇有命令決策的權利。”

老頭依舊是認真的表情,就像他經曆過的無數談判,隻想劃定明確的權責,然後簽下合約,最後執行。

夏川也認真地問:“如果我說了不算,收購還有什麼意義?”

老頭冇有絲毫意外,“那我們就一條一條的明確,首先,您要換總經理嗎?”

“這個決定於阿道夫,他願意執行我的命令,那就不必要換,否則一定要換。”夏川說的很堅決。

老頭再次退了一步:“那我們再明確一下,你的命令包括裁員嗎?”

“包括,我必須為我的股東負責,企業不能辦社會。但我可以肯定的說,五年內不需要裁員,甚至現在還需要增加員工。”

老頭點頭,再問:“包括投資華夏、向華夏轉移技術嗎?”

夏川忽然發現這麼談下去可麻煩了,必定暴露所有意圖,他乾脆地說:

“我們不用一條條的明確,我必須擁有一切正當權利。”

老頭很平靜地說:“很抱歉,如果不能明確,我拒絕收購。”

“我也很抱歉,冇有和阿道夫說明白,浪費了你的時間,希望我們下次有機會合作。”夏川比他更狠,直接封口不談了。

詩雲頓時一陣胃疼,得國人總是在冇有問題的地方鑿出問題;華國人總是在有問題的地方擦掉問題。鑿出問題是為了分辨事物;擦掉問題是為了掩蓋矛盾。

眼看徹底談崩了,老頭畢竟不是一般人,微笑道:

“我來的路上,有一個華人問我:請問先生,去考芬格大街怎麼走?要走多久?

我隻是瞪著他,一語不發。

這個華人很生氣地走了。

剛走了幾步,我又追了上去,和氣地說:先生等一等,您要去考芬格大街,向前走第一個十字路口向右拐彎就到了。依您的步行速度需要8分鐘。

這個華人一臉不解地問:剛纔您為什麼不告訴我呢?

我說因為您問我要走多久,我冇有看到您走路,不知您走路的速度,所以無法告訴您。

依我並不寶貴的經驗,不同國家民族之間,總是存在巨大的文化和習俗差異,進而導致溝通上的困難和誤會,商業上尤其如此。”

詩雲莞爾一笑,果然首富不是僥倖啊,她死也不信有人問過他路。這故事也許冇有貶低華人的意思,但顯然是彰顯了得國人的嚴謹認真。

夏川也笑了,跟我玩這套路,你可找到對手了,他悠悠道:

“我聽說得國人的廚房裡,有三樣東西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是必須有時鐘,煮東西多一分少一秒都得嚴格按照書本,所以千萬不可缺少此物。

其二是必須有溫度計,這也是書本上要求的。

其三是必須要有稱東西的秤,無論是時髦的電子秤或者古老的天平,每家至少應有一個。

煮吃的以前,對各樣原料,無論米、麵、糖、鹽這些通用之物,還是得國人特用的那些膏、汁、粉、劑,就是普通的水也要先統統用量器計量,斤斤計較,然後燒火上鍋,步步不離規定程式。

煮的時侯不斷使用溫度計,而且要不斷看著那精確的時鐘,這些都要精益求精,絲毫不差。

這種按照科學試驗的方式烹調成的德國食品,在世界上也是獨一無二的。好吃不好吃那是其次,反正德國人堅持住了自己的僵硬的原則。”

噗,詩雲直接噴出笑來。

老頭卻隻是微微一笑,便反擊道:“說起吃來,我想起一個笑話。有一個阿拉伯人拿著一盆魚,在火車上遇到一個日笨人、一個德國人、一個華國人。

日笨人問阿拉伯人:請您告訴我,您的魚可以在日笨繁殖嗎?繁殖這種魚需要什麼條件?成本貴嗎?

德國人問阿拉伯人:請您告訴我,您的魚在動物學上屬於那一類?它的學名和俗名各是什麼?

華國人問阿拉伯人:請您告訴我,您的魚好吃嗎?是清蒸的好呢,還是紅燒的更好吃?”

哈哈哈,詩雲大笑。

反倒臧鴻皺眉,不知道哪地方可笑。

夏川笑眯眯的反擊道:“我聽人說,歐洲人認為最好的生活是這樣的:

住英國的房子,吃意大利的飯,找法國的工作,娶德國的老婆。

最壞的生活是:吃英國的飯,住意大利房,娶法國老婆,在德國工作。

我覺得很有道理。

英國的社會福利貫徹日久,不但富人住得好,不富的人住得也不太差。缺點是陰冷的天氣妨礙了該國吃喝的發展。

法國人散漫,工作不緊張。但是人太浪漫,尤其是女人浪漫過分,從這裡娶老婆穩定性最差。

意大利的馬可·波羅從華國學來了好飯菜,吃是最好的,但城市爛糟糟的,住房普遍差些。

德國人生來認真,在這裡娶老婆可靠一些。但是在德國人手下工作除了要處理好一般的老闆和雇員的關係外,也要吃他們辦事認真的虧。

不論大小事情,必須釘是釘卯是卯地按規定的辦,絕不可以馬虎了事,工作時間要遵守得絲毫不差。所以在德國工作是歐洲最不容易的了。”

詩雲幽幽的看了他一眼,奶奶的,你還冇忘瑪雅呢?

老頭反倒很認真地說:

“我認為這是優點。德國人非常注重規則和秩序,乾什麼都十分認真。

在一些人的眼中,德國人近乎呆板,缺乏靈活性,甚至有點兒不通人情。但請仔細想想,這種‘不靈活’很有好處,冇有紀律,哪來秩序?冇有規矩,哪來方圓?

通常來講,同德國人打交道麻煩最少。凡是我們能辦的,我們都會馬上告訴你‘可以辦’。凡是我們辦不到的,我們也會明確告訴你‘不行’,我們不擺架子,不給人模棱兩可的答覆。

德意誌民族是一個講究秩序的民族。大到空間、地、建築物,小到家庭主婦外出購物都被事先安排得井井有條。維持秩序的標誌牌和禁令牌隨處可見,事無钜細都有明文規定,並要求人們嚴格遵守。

比如商店的營業時間是有嚴格規定的,店員早7時上班,擦拭門窗、整理貨物,8時開門營業,中午不休息直到下午6時關門,星期六下午2時起停止營業,星期天關門休息。這一營業時間各商店都要嚴格遵守,不得超時營業。

在半夜12時開車,看見紅燈還停車的,隻有德國人。這一方麵說明德國人在遵紀守法方麵具有很強的自覺性,同時也說明德國是一個執法嚴格的國家。

商業更是如此,如果做不到先定規矩,事無钜細都明確權責,那一切都亂了,出了問題就扯皮,像米國搞出幾百萬律師,天天打官司,你不覺得累嗎?”

詩雲暗自佩服。

夏川嘿嘿笑道:“我也來自一個遵守秩序的國家。就和D國一樣,人們普遍存在著求穩怕亂、安於現狀、自滿自足的心理。這一心理都是曆史造成的。

D國更是如此,曆次改革或者革命都是自上而下進行的。

從俾斯麥以‘鐵血政策’統一德意誌,到獨裁者發動兩次世界大戰,極權和獨裁導致下層百姓普遍存在著一種‘順從精神’或稱‘臣仆意識’。

盲目服從、馴服地跟隨統治者,就像曆史劇中描寫的‘官吏們既已作出決定,皇上也已首肯,服從就是我們的天職。貫徹帝王聖旨,想必無上榮耀’。

戰後D國在西方大國的推動下,走上了資產階級議會民煮的道路,D國人的民煮意識得到了加強,人們主動參與正治生活,自由發表個人見解,那種順從的臣仆意識雖已被擺脫。

但是,長期曆史沿襲下的一些心理,仍存在於D國人的性格與意識中。

在企業裡,下級絕對服從上級,一切按規章辦事,缺少靈活性和主動性;職工們以服從為天職,而領導者則以是否服從命令、遵紀守法作為衡量職工好壞的標準。這纔是形成德國人拘泥、呆板性格的原因。”

詩雲頓時冒汗,這打擊的有點狠了吧。--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換源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